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加速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大幅度提升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全方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来确定的。
在目前正在执行的“十五”规划中,中国科学技术工作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两个层面进行部署。
一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重点攻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充分的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大力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慢慢的变大。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必须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起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围绕人类功能基因、农作物功能基因、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信息技术等几个方向进行研究。利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按照人们的意愿,研究创造可供人类需求的各种产品,包括医药、动植物新品种等。
围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纳米级芯片等方面做研究。它不但能提高社会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同时也能改变人们的时空观念。
围绕光电子材料及器件技术、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先进复合材料等方面,重点研究光电信息材料、纳米材料、纳米技术等先进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
围绕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攻克主导中国制造业发展和升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实现跨越发展作贡献。
围绕后续能源技术、洁净煤技术等方面,重点研究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等后续能源技术,煤直接液化技术和非动力用气化技术等关键技术。
其两个标志技术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重点研究开发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应用网络技术和大中型运输飞机系统技术。
重点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监测技术和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努力形成中国环保和海洋高技术创新体系,使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海洋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
中国基础研究工作的详细的细节内容最重要的包含: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最大的目的的纯基础研究;围绕着重大或广泛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对基本科学数据系统地进行考察、采集、鉴定,并做综合、分析,探索基本规律的工作。
“十五”期间,中国政府集中力量支持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中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等新兴科学和交叉科学方面取得新进展;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等基础学科创新研究和积累,为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大核心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照;不断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增强中国基础研究的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力争经过10-15年的努力,使中国进入世界科学中等强国行列,基本能够自主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
根据产业体系优化调整的迫切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
把农业科技放在科学技术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提高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水平,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的策略,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度提升基础工业的技术水平,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兼顾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材料工业和轻纺工业,重点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点,加强应用技术的工程化研究,提高成套设备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国产化水平;突破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快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围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大问题,选准切入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抓好试点示范工程。
针对中国资源缺乏的状况,特别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加快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关技术和设备;针对中国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普遍恶化的现状,加强环保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和环保设备的工程化、成套化研究开发,建立一批环保技术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攻克中医药产业化关键技术,加强创新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带动医药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目标,根据当前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健等生活品质方面的要求,加强社会公益性技术探讨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科技研发资源分散,设施重复购置,封闭使用,管理落后,效率低下,造成大型科研设施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的严重浪费,使中国科研的潜力远未充分的发挥,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难以提高,这是制约中国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障碍,是制约中国科技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痼疾。为解决这一问题,经国务院批准,自2002年起,科学技术部会同16个部门开始启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其重点是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开放共享和实验基地的建设。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最重要的包含: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的开放共享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基地建设;以基础性、公益性数据资源为主,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推动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重点支持动植物种质等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构建门类齐全、结构符合常理的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加强网络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网络协同工作体系和网络运行管理服务体系等网络站点平台环境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解决了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一大批关键技术问题,整体科学技术实力大大增强,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同时,跟踪模仿为主的技术发展道路越来越无法适应中国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新形势需求。
为了加快实现中国科技发展的策略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和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主的转变,2001年12月,科技部决定在“十五”期间组织实施12个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和“突出重点”的根本原则,每个重大专项特别注重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集成,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专项的选择和安排基于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急需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专项在实施上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和投入模式,建立竞争和滚动调整机制。
中国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芯片和软件。
本专项的重点是支持CPU的开发,全力发展系统芯片和应用于通信、信息安全和电子整机的关键芯片设计,初步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IP库。
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安全起着基础性作用。
信息安全项目通过对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保障,为构建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平台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重大专项研究,可为中国新世纪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本专项通过建立和完善功能基因组,包括疾病基因、水稻基因和中华民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以及生物芯片研究的技术平台,使中国功能基因组及生物芯片研究的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目的是实现交通能源结构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本专项以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技术平台为工作重点,力争在电动汽车关键单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及整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高速磁悬浮交通对于迅速提高中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专项计划于2005年前后研制出1辆中国国产样车,建一段用于研究和试车的线路,以及开发相应的国产牵引供电和运行控制管理系统,基本掌握系统分解和集成技术,为高速磁浮铁路系统国产化奠定基础。
医药产业是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药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专项目的是加强新药研究开发能力,建立中国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和中药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中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总实力,加快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并为加入WTO后中国医药产业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目前,中国农业品附加值低,极度影响中国农产品加工的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项目的实施将攻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初步建立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体系和新型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使中国农产品加工总体上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奶业发展严重滞后,全力发展奶业是推进畜牧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是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本专项针对制约奶业发展的共性关键瓶颈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并建立适合不一样的地区奶业发展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中国奶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产业化生产模式。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本专项针对中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等逐步加强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中国日益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急需建立符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本专项加强节水高效农业前沿和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加快节水农业设备和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大幅度提升节水农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强化节水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和产业化示范功能,推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
水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专项积极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研究,推动中国水污染控制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确保水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的实施,为中国技术标准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为构建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奠定基础,为建立中国合理的贸易技术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中国技术标准整体水平。
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将涉及19个部门、22个省市,以及2000多个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十五”期间预计总投入近200亿元,其中,国家下拨经费60亿元,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140亿元。
在通过技术、经济及管理等专家充分论证、明确目标后,上述所有专项都已完成启动部署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很多专项都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截至2003年,培养了1000多名重大课题带头人,有近2000名博士和留学回国人员参与到重大专项的实施中;重大专项共申请专利155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78%。
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
综合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立法与政策、教育与培训、公众参与等。
可持续农业:农业发展战略与示范区建设、农业节水、生物农药与绿色产品开发等。
清洁生产与环保产业:清洁生产管理、主要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工艺引进与示范、脱硫——除尘、环保产业发展及环保工业园建设等。
清洁能源与交通发展:清洁燃煤技术、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大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等。
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土流失防治、湿地保护、自然资源核算方法、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及废弃物、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交易市场的建立等。
环境污染控制:城市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湖泊水质恢复、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与处理处置以及酸雨控制等。
消除贫困与区域开发整治:贫困地区的扶贫示范以及国际关注的、具有很大经济潜力和效益的典型区域开发等。
人口、健康与人居环境:不同类型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计划生育、卫生保健以及防灾减灾等。
全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关注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整车动力系统和零部件方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整车技术方面,已经能够研发出多种型号的电动汽车。上海研发的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轿车样车“超越一号”,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天津研制的纯电动客车和轿车已通过了5000公里汽车产品“型式认证试验”;混合动力客车性能已基本满足运行要求,燃油消耗和排放大大改善,成本预计可控制在与同类车型相比不高于30%的水平;东风汽车集团的4辆混合动力客车已在武汉正式试验示范运行;北京、天津、威海等城市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工作也已启动。
在零部件方面,轿车用净输出30KW、客车用净输出60KW氢空气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动力蓄电池技术、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也已装车运行或完成样机生产。
电动汽车专项的实施使中国初步形成了能够为未来电动汽车产业提供支持的技术体系,将对培育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通过科技攻关、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解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大批关键技术问题,中国整体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一项项科技突破的产生,中国的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2003年的国内专利申请总量达30.8万件,4年即翻了一番。
从反映一个国家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地位的衡量指标之一—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量来看,2002年,中国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在国际上的排名已上升至第6位,达4.1万篇。
中国的技术合同成交总量也持续增长。2003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26.8万项,成交技术合同总金额1084.7亿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比印度还多出3亿多人,是美国人口的6倍。
曾经有许多西方学者怀疑:“中国人是否能养活自己?”至今,这种论调也未完全平息。
他们的理由是:虽然中国的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大国,但由于大部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比较差,真正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不足一亿公顷。
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平均每人不到0.07公顷耕地,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土地利用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中国政府认为,其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即让科学与生产真正结合起来,将农业发展的基础从土地等自然资源转移到科学技术上。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农业整体育种水平迅速提升,选育出一大批农作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高产优质水稻,优质面包小麦,优质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双低、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转基因杂交棉等都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其中特优水稻新品种“中香1号”,米质可与泰国名牌大米媲美,而单产却是泰国米的两倍;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中优9507”亩产达400公斤以上,品质达到国际面包麦最优标准。
中国在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将双价抗虫基因直接导入到优良棉花新品种(系)中,培育出中国第二代转基因抗虫棉。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2年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
胚胎移植技术在牛、羊品种的改良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基因猪、羊、牛、鱼等多种动物已相继在中国诞生,为中国高效、优质、高产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为解决中国水资源紧缺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取得的“井灌区地下水采补平衡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技术”等14项农业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的采用,产粮用水可以降低一半左右。近年来,在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等国家级节水示范项目带动下,农业节水工作进展顺利。中国农业靠节水已增加427万公顷灌溉面积。
传统产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实现了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使各式各样的自动化生产线成为很多工厂的普通装备。
中国大力倡导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不乏在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项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以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分支技术之一。
北京第一机床厂实施CIMS工程后效益显著,1995年11月被美国制造工程学会授予“工业领先奖”。这也是自该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美国境外企业。近年来,该厂先后投资3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并将CIMS纳入企业技术改造规划以求获得更高效益。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使传统产业越来越知识化,比如向柔性制造系统方向发展。海尔集团自从采用CAD技术进行新产品开发后,已申请专利510项,其中获准312项。
“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在2003年12月获得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它是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成功案例。目前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越南推广应用,并将通过国际合作渠道逐步向亚洲东盟和非洲等有关国家推广。
从1990年开始,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开始组织实施此项目,开发了5个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各地经过二次开发,建立了包括大田作物管理、设施园艺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的200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包括10万多条知识规则、3000多万个数据、600多个区域性知识模型。按该项目要求,在22个省市建立了23个应用示范区,累计示范面积5000多万亩,增加产量24.8亿公斤,使700多万农户受益。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的肆虐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地区带来了严重损失。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措施,短短几个月时间里,SARS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在这方面,中国在医疗保健领域所长期开展的科研活动功不可灭。
中国多年来努力控制和消灭了多种恶性传染病。过去肺结核等传染病是造成中国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而现在则降至全国前10项致死病因以外。各种疫苗的应用,有效控制甚至消灭了天花、骨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等重大疾病。国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中国正式批准投放市场的第一种高技术疫苗,已经代替了传统的血源乙肝疫苗,并于2002年开始列入免费的国家免疫计划。继乙肝疫苗之后,中国又研制成功了痢疾、霍乱等数种基因工程疫苗,并经国家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现在中国生产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已达20余种。
1989年,中国批准了第一个在国内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标志着中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实现了零的突破。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国人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因工程药物,也是到目前为止惟一的一种中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
2003年10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自主研制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颁发了新药证书。这意味着,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在中国领得了“出生证”。
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涉及脑恶性胶质瘤、血友病B等疾病的6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目前,中国共有生物制药企业400多家,其中具有较强生产规模和研究开发实力的占15%左右。2000年,生物医药制品销售额已达200多亿元。
中医药作为中国的国粹,在国内已经具有良好的应用基础。中国在医药保障事业中一直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如“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将中药现代化列为重大专题,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为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了避孕节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在全国普遍推广。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种类齐全、方法多样、可供群众自由选择的避孕节育技术系列。中国避孕药的研制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对控制中国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公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立的1949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寿命只有35岁。而到2001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已下降到31‰、人均寿命达到71.8岁,进入了世界上长寿国家的行列。
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增长快,环境承载力低。资源环境慢慢的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目前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70%,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国SO2排放量中约85%是燃煤排放造成的,形成的酸雨面积已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40%。
中国一直重视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煤的燃烧、发电、转化、排放物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及其系统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为推进中国洁净煤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多年攻关,日处理千吨级煤多喷咀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取得重要进展,并用于兖矿集团24万吨醋酸、76MW发电多联产工程项目。该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德士古和壳牌公司在煤气化领域的垄断地位,为中国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3年,中国建成了千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装置,目前已完成部分连接试验工作,为中国下阶段实现10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工业性示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主开发的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已成功进行了技术测试及性能评价,效果很好,将用于神华集团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工程。
2003年,东南大学建成“燃煤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试验电站,实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燃烧效率达到99%以上,此举标志中国在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863计划”重大项目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2003年并网发电成功,它是世界首座投入运行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好、发电效率高和用途广泛。至此,中国已经自主掌握了这一先进核能系统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技术,为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荒漠化危害大、治理难,被喻为“地球的癌症”。中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7.3%,并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540亿元,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九五”期间,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在干旱区水分平衡的风险评价、植物种质资源的适宜性评价、沙漠土壤盐分动态规律研究等领域,丰富和发展了荒漠化及其相关学科,其中沙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在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开始向CPU等计算机核心技术进军,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于2002年8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龙芯1号CPU芯片。该芯片运行稳定可靠,可商品化生产。它使中国实现了通用CPU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2002年12月,中芯微系统公司推出方舟2号32位嵌入式系统芯片(SoC),其性能比前一年推出的方舟1号有明显提高。2002年12月底,北京大学也推出了众志系列32位嵌入式系统芯片,并已成功批量生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该芯片包含800万晶体管,是迄今为止中国人开发出来规模最大的CPU系统芯片。它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集成电路IP核、芯片的前后端设计、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均为自行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004年6月由慕尼黑大学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出炉的“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的“曙光4000A”排行第10名,运算能力达到每秒8万亿次浮点运算。它使用了2560个AMD公司的Opteron芯片,除CPU和Linux平台系统外,其他部件都使用了中国自己的技术。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成就显著。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已分别在河南、黑龙江具备了数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区推广试用;日产量20余吨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空白。在风力发电方面,600KW的风电机组已实现国产化,750KW的风电机组正在产业化。在生物气化发电方面,中国自主研制的1兆瓦和4兆瓦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实现产业化和正在建设示范电站。1兆瓦电站设备已出口泰国。
在核技术非动力应用领域,高性能集装箱检测系统各性能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实现产业化,在海关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打击贩毒走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
2003年,中国自主研发出燃料电池轿车、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性能样本及其配套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正在形成自主开发体系。
在新材料研究领域,大尺寸高质量人工晶体材料及全固态激光技术保持领先地位。纳米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领先国家处于同等水平。如2004年初,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高性能纳米复相陶瓷。这种材料的强度、韧性,以及降低电阻率等方面的性能均具有很高水准;形状记忆材料、金属间化合物材料、金刚石薄膜、新型储能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研究热点,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和材料;镍氢电池、高性能片式电子元件、高档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等一批新材料已在工业上得到应用或已开始形成产业。
在人造卫星方面,中国继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在1972年发射了第二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从1970年到1998年,中国已成功发射科学试验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三大系列50多颗各种轨道卫星,而且掌握了技术复杂的卫星回收技术和地球同步卫星控制技术。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此次发射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目前,中国投入基础性研究的科技人员有10万余人,仅在“九五”期间,中国安排进行的科学研究课题就达2万多项。
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投入的大量资源和人力,使中国取得了许多令世界为之瞩目的科学成就,如在生命科学、超导研究、量子信息、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等学科领域。
1965年9月,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应睐、钮经义、邹承鲁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大猷等,以及北京大学化学系邢其毅等科学家共同协作,经过6年零9个月的艰苦努力,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生化研究所所长蒂斯利尤斯教授对此在1966年8月评价说:“核能力说明了新中国的进展,但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1998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了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并投放市场。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生产、销售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的国家,结束了中国糖尿病人依赖进口人胰岛素的历史。
1987年初,中国科学家赵忠贤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了在液氮温区100K以上条件下的超导体,并为此而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学奖。
2001年9月3日至8日,国际量子信息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安徽黄山举行。这是因为中国科技大学具有独创性的“量子避错码”和“量子概率克隆机”等研究,被国际量子信息领域的权威专家公认为是这一研究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
量子计算的编码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克服消相干最有效的方法。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小组运用他们的“无消相干子空间理论”,在国际上首创了“量子避错编码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的编码错误造成系统计算误差问题。
2002年5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清华大学朱宏伟、吴德海、徐才录等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合作制造出长达20cm的超长单壁碳纳米管束。他们的新方法作为一种更为简便的替代工艺,也许还可以用来生产高纯度的单层碳纳米管材料。
始于199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测定人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获得人类自身最重要的生物学信息,实现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次最重大的飞跃。中国作为参与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于1999年承担了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约3000多万个碱基序列的测序任务,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中国科学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所承担的测序任务。这一成就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1998年,由日本政府和其他公共资金支持,包括中国和其他1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正式启动。中国于2001完成了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绘制,并免费公布数据库。该框架图的测序工作量达水稻基因组的4倍;基因组覆盖率达92%以上;经初步组装的“一致性”序列中碱基的准确率达99%以上。数据库的无偿使用,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至今,已有22个国家20多万人次在因特网问和下载了中国的水稻数据。 《科学》杂志以14页的篇幅发表了“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并配以大量的评论文章,高度评价该工作是“具有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是“对世界科学乃至全人类里程碑式的贡献”。
2002年12月初,中国率先完成籼稻全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组装高精度全基因图的国家之一。
在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中国科学家成绩斐然。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员、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承担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项目获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项目荣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已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论文14篇。
1973年,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三系杂交法”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并且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多个杂交品种。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三阶段发展的策略的“袁氏设想”。经过全国22个单位、数百名科学家的共同协作和10年的艰苦努力,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一种新的“二系法”杂交水稻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是中国目前大面积种植水稻中产量最高的品种。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超级杂交稻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每公顷产量突破了12吨,国际上提出的超级稻指标首先在中国实现。
199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的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试种结果比美国的优良品种增产38%,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种。
美国普渡大学汤·巴来伯格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际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袁隆平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同时,他给那些保守者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这就是怎么在农业科学事业上去创造功绩,他把西方甩到了后面,变成全球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中国铁路系统共有客运站5000多个,日开行旅客列车2000多列,每天发售客票250-300万张,春节期间最高日发售量达400余万张。因此,“买票难”一直是中国人出门旅行的一大难关。车站售票口前拥挤的人群似乎在时时提醒着人们:出门难,出门买票难,归程买票更难。但是,仅仅几年的时间里,“买票难”的问题就解决了。铁道部科研院电子所的科学家们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三级系统结构,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制成功了全路客票系统统一应用软件,使中国的火车售票由硬板票作业方式改变为计算机发售并印制软票,通过该系统发售的车票已经占到中国铁路总票额的85%以上,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买票难的问题。该系统获得了2000年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度美国“计算机世界史密斯尼安”决赛奖。
世界信息峰会是由联合国发起、国际电信联盟具体承办的世界首脑峰会。2003年12月的日内瓦峰会开始设立全球奖、洲际奖两个奖项,每3年评选一次,以奖励联合国成员国在科技、文化、卫生、政务、商务等八大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及推进信息化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区域性控制荒漠化的发展方面取得成效,开发出一批区域性荒漠化土地防治与开发综合技术体系和治理模式,如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可持续治理“三圈”技术、盐渍化土地三系统治理技术、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等。
在新疆、北京等8个重点省(区、市)三个不同荒漠化类型区(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区)建成10大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区内植被得到一定效果恢复,荒漠化得到遏制。
用“低压渗水管道技术”代替农渠和毛渠输水灌溉,减少输水渗漏损失30%-35%,减少蒸发量90%以上。“高大沙丘滴灌节水造林技术”可节水70%-80%。
对沙冬青等灌木种类进行了不同繁殖方式的试验,解决了这些种类在干旱沙区繁殖困难的技术难题;研究出“高杆-大穴-深埋-围栏”四位一体的治沙造林配套技术、河流两岸高大沙丘的飞播技术、提高绿洲边缘防护林体系稳定性的生态技术等一系列植被恢复和提高防护林稳定性技术,并选育出一批适应荒漠化地区恶劣条件的优良抗逆性植物品种。
此项目共取得了新产品10项,新技术、新工艺58项,新材料51种。推广应用的成果25项,有7项达到了产业化水平,获得综合经济效益1.7亿多元。
1992年9月21日,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921工程”。当时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的林宗棠,在一次会议上热情洋溢地讲了一段充满豪情的线年,这一年,在已经记满了五千年方块字的史册上,将另起一行,庄严书写:仙女散花,不再是年画上的;飞天弄琴,不再是石窟里的;嫦娥奔月,也不再是神话中的!中国,不会永远被地球引力捆绑住。因我们中国人已经准备造船了。”
2000年6月26是一个全世界都为之震撼的日子。这一天,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和中国等6国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就。这是该计划实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3年4月,6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序列“完成图”,比原计划提前两年。人类已揭开了生命之书中最令人振奋的篇章。
早在2001年8月2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提前两年绘就。另外,中国已经建立了相适应的数据分析与基因鉴定能力。能在24小时之内,在内部网络中完成全部数据的初步分析,从而为人类了解自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4年,在风景秀丽的云南澄江帽天山上,侯先光教授发现了一个寒武时代早期化石宝库。之后,这个宝库举世闻名,最令外人艳羡的便是软躯体化石的保存。
这个澄江动物群化石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三千万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实面貌,充分显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多样性,将绝大多数生物的“前世”展现得非常清晰,为揭示早期生命演化“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评论这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寒武纪大爆发”是令达尔文最为困惑的一个科学问题。中国科学家20年磨一剑,通过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科技部供稿)